一、 四大产业群体逐鹿OTTTV 未来业务模式将渗透
在当前的OTTTV市场上,产业参与者众多,大致可分为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几类。不同类型的参与者结合各自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发展了各自不同的业务模式。
终端厂商:硬件销售模式
参与OTTTV的终端厂商包括大大小小的正牌家电企业、盒子制造商以及山寨盒子提供商。它们是OTTTV产业最早进入的一批,主导的业务模式简单、合作固定、盈利单一。业务模式是典型的前向销售模式,用户购买终端产品(电视机或OTTTV盒子)缴纳费用,收入和利润都集中在硬件销售环节。厂商后向虽然缴纳一定的授权费用给牌照方,但无法输送更多利益给其他合作方。因此,硬件销售模式不是一个可以合作共赢的模式,难以壮大。部分正牌家电企业探索“硬件+服务”模式,但受制于资源及能力(缺乏内容和渠道),难以做大并形成可持续的收入。
广电运营商:DVB+OTT模式
DVB即数字电视广播,DVB+OTT是广电运营商主导的合作化运营业务模式,植根于我国的互联网电视不允许直播的监管环境。广电运营商希望凭借多年运营DVB直播的优势,通过增加OTTTV引入更具活力的创新业务,延伸自己成熟的有线电视业务模式,并攫取更大的价值。
广电运营商发展OTTTV的出发点是巩固数字电视的用户增长,由此DVB+OTT模式打上了与收视费捆绑的清晰烙印,显然这是一种成熟的内容运营模式。至于广电运营商基于此模式延伸试图获取增值服务的收入,现阶段只能说刚起步。
电信运营商:IPTV+OTT模式
电信运营商早已通过IPTV建立了成熟的视频服务业务模式,面对OTTTV的冲击,电信运营商视其为IPTV转型壮大的契机。无论是中国电信“iTV”,还是中国联通“沃TV”,抑或是中国移动“I视界”,通过宽带套餐捆绑,将互联网电视作为宽带增值服务带给终端用户,然后再与牌照方及内容合作平台分成,构成了IPTV+OTT基本业务模式。
由于电信运营商的实力以及对宽带、IPTV多年成功的经营,这种模式是当前OTTTV市场上,可以看得见的可持续盈利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本质上玩的还是通信流量运营的那一套,对于积极转型变革的运营商来说,也在致力于基于此基础上的增值服务新玩法。
互联网企业:内容+服务+广告+终端一体化模式
而在国内,由于用户没有为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而且用户规模小不足以支撑广告,所以广大互联网企业投身OTTTV洪流只得另辟蹊径。不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善讲故事的主,背靠资本市场,他们试图将自己熟稔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移植到OTTTV上,用互联网生存法则改造产业,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跨界合作、纵向整合,多样化的模式可谓风生水起。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做OTTTV,发展路径共通,有2个重点:终端与服务。终端是基础,企业往往推出自主或联合品牌硬件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低价销售,用终端去换取用户入口。另一方面,服务是未来,互联网企业从一开始就不看重硬件盈利,基于广大用户基础之上的“内容+服务”才是关键,取得用户规模后,广告收入、增值服务收费都可以大做文章,而获取整个生态系统(包括品牌)的增值则可以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多样化合作运营模式
按照中国的监管政策,目前只有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具备OTTTV“内容+集成”资质,产业各方发展OTTTV都必须与牌照商们合作。这就形成了牌照商们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凭此,牌照商们在前述四种模式的背后都有直接或间接参与。也可以说,这是牌照商参与OTTTV形成的独有的多样化合作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牌照商们也在谋求对OTTTV业务的主导权,通过积极整合互联网电视的产业链,向上整合内容提供商(如CNTV与乐视网、PPTV、腾讯等视频网站签订合作协议),向下整合终端厂商(如CNTV与易视腾、小米,华数与美如画、天敏,湖南芒果TV与海美迪、开博尔等联合发布产品),横向与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合作谈判,希望推广自己OTTTV业务品牌,主导运营。但由于缺失对用户市场的话语权,目前其独立主导的模式还不清晰。
OTTTV业务模式的发展演进
从前面的归纳总结可以看到,现有的OTTTV业务模式往往是传统模式的改头换面,或者可以看作以往成熟模式对新业务的适应,总体处于单一模式形态的初级阶段。未来多种模式将互相渗透,新的更高阶段的业务模式将是一种复合模式,即综合了各方利益、多种收入、多样收费的盈利模式,有2个演进方向:
一是产业各方广泛合作与整合,链条拉长。
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不断涌现,OTTTV的业务形态也不断丰富。首先是终端多元化,从智能电视、机顶盒、手机,到Pad、智能游戏机(Xbox、Wii、PS3等)、蓝光播放器都可以是OTTTV的承载体。然后是屏幕不断整合,从电视机到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从室内到户外、从家庭到个人,OTT业务要连续覆盖,多屏的运营成为运营者提升OTTTV体验价值的重要手段,亦是提供增加新用户、产生粘性并开启新广告的机会。接下来应用服务在整合,OTTTV打开客厅市场后,家庭应用前景广阔,高清互动、电视购物、游戏、社交网络等应用都涌进来。于是,OTTTV产业将转变成生态系统的建设竞争,谁能够覆盖更全的产业链,谁就有可能从中获益最大。或许分工协作能更好地发挥术业有专攻的特性,真正把整个市场做大。
二是通过增值业务的深度挖掘,实现多元化盈利。
国内OTTTV业务的盈利一直是短板,而随着OTTTV占据家庭主战场、用户规模的提升,满足多种家庭娱乐需求的增值业务服务的价值正在不断放大,这其实是有待挖掘的很大的一座金矿。以中国电信IPTV增值业务运营数据来看,2010年~2012年,以卡拉OK、游戏为代表的IPTV增值业务的收入不断增长,增长率超过了130%。OTTTV上可引入的增值业务非常丰富,游戏、购物、卡拉OK、视频通话、彩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云服务、应用商店、精准广告投放可以带来多元盈利的服务。数据显示,游戏、音乐(包括卡拉OK)、教育、电商是最受关注、也是最具价值的业务。仅仅是电视游戏,2014年市场规模预计是120亿元。
二、 黑龙江: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
日前,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在哈尔滨市召开地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座谈会,就推进落实“宽带中国”战略、解决制约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会议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到通信网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业务思维向平台思维转变,企业思维向社会思维转变,顺应国家政策,顺应技术发展,顺应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推动创新改革,谋求转型发展。
二是树立主体意识,抓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好省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解决制约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问题。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共同推动行业和谐有序发展,强化自律意识,共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规范经营行为,自觉维护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
四是注重协作意识,促进通信办职能高效发挥。各企业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通信办工作的开展,各级通信管理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五是提升开放意识,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宽带建设,更好地推进通信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三、 北京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突破400万
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应用工程是建设“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一项重要工程,自2009年开始实施,具体包含了北京电视台频道高清化、高清交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清交互机顶盒推广三方面工作,目前本市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共传输173套数字电视节目,其中高清节目25套,3D节目一套。
随着高清机顶盒的发放,北京市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覆盖用户规模正式突破400万户,用户规模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首位。未来还将继续扩大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计划2015年底全市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60万。
四、 建设宽带青海 三大运营商投入176亿元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集团公司与青海省政府签订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投入合作协议。
协议确定2014年~2015年三大电信集团公司在青海省总投入176亿元,全面支持青海省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工作,其中中国电信投入60亿元,中国移动投入71亿元,中国联通投入45亿元。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三大电信集团公司全力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协议的签订将全面推动青海省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加快宽带青海建设步伐,改善和提高信息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培育服务新业态、打造智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强劲动力。
五、 谷歌电视棒新推机顶盒app 让电视节目跟你走
谷歌电视棒新推出了一款适用于Slingbox机顶盒的应用程序,这样一来,你的电视内容尽在“掌中”。只需在自家的家庭影院系统连上一个Slingbox机顶盒,再加上适用于苹果或安卓系统的SlingPlayer,整个家庭影院就能“陪你走天涯”了。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种选择,花35美元购买一个谷歌电视棒的HDMI接收器,将你的所有电视内容传输过去。这样一来,无论你行至何处,遇到大屏幕电视,就可以随心接入收看节目了。这个接收器还是非常便携的。
从技术手段上说,使用AirPlay就能将Slingbox机顶盒的电视内容通过一部苹果iPhone手机传至苹果电视上,或者从SlingPlayer应用程序传输到很多Roku设备上,比如50美元一只的流媒体电视棒(StreamingStick)。但相比较起来,谷歌电视棒传输电视内容还是非常方便且便宜的。
版权所有:welcome欧洲杯官网 地址中国杭州文一路西斗门科技园16号楼
电话:welcome欧洲杯官网 E-MAIL:sales@gdkj.com.cn 网站备案:浙ICP备14005034号-1 技术支持:杭州网络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93号